讲座 | 董梅:以团圆之形式,成人情之合欢
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2-21
  • |
  • 作者: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0

图片


《次北固山下》

(唐)王湾

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

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

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

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。


诗人王湾的船从镇江北固山启航,驶向对岸的扬州。船行到江心,他向东边望去,江海相接处,一轮红日正从海平面升起。


王湾渡江的这天正是正月初一,新年的第一轮太阳的升起,驱走了旧年的最后一抹夜色。残夜属于旧年,而这一轮海日,属于一个新的春天。


这首诗里,以“日生残夜”“春入旧年”,写出了时序的变化,蕴含新春之际除旧替新、生生不息的自然理趣。


春节在时间的构成上,有前夜与新日两重内涵。当旧年的最后一次夕阳落下,古人称为“除夕”;而新年的第一次日出,则称为“元旦”。旦,就是太阳升起在地平线上。元就是第一,初始。所以,元旦,就是新的一年里第一次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。

众所周知,春节的文化内涵,有着伦理意义的阖家团聚,而它的时间节点正月初一,是依据月亮的朔望。但其实,辞旧迎新最重要的一个象征是太阳,这一点现在却最被忽视,也就是春节与太阳的关系。


实际上,辞旧迎新,生生不息,恰恰是体现在“除夕”送旧日落下,“元旦”迎新日升起。


人的团圆,月的轮转,日的迎新,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,正是把人放在自然天地的坐标之中,这正是春节之中蕴含的自然基因。


本期为大家发布的是国图讲坛“春节——我们的节日”文化六讲之五:团圆与合欢——春节的传统内核与当代环境,欢迎收看!


点击观看下方讲座视频


△《团圆与合欢——春节的传统内核与当代环境
主讲人

图片

董梅,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,语言与文明系主任,古典文学学者,长期从事古典文学与中国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。

讲座简介


本场讲座中,董梅老师从“年”与“岁”的概念辨析入手,讲述了中国阴阳合历的历法体系中蕴含的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,着重讲述了根据月相变化而形成的传统伦理型节日。同时以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——春节作为典型案例,探讨了朔望体系节日中团圆与合欢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。最后提出应融合当代生活方式,使传统节日焕发新态。


讲座亮点


“除夕”一词最早出自哪里?

中国古代“元旦”指的是哪一天?

“年”与“岁”的区别是什么?

什么是“太阳历”与“太阴历”?

一个月里是每天都能看见月亮吗?

什么是“伦理型节日”和“自然型节日”?

合欢与团圆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?

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体系有着怎样的延续和发展?

于今天的我们又有怎样的意义?


讲座内容


节日里的自然基因

什么是节日?节日是一种生活节奏和文化韵律。从二十四节气到朔望体系的一系列节日,都是古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日月星辰的起落规律,结合生活内容而确定的关键时间节点。


“仰以观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。”古代先民以观察的角度,和自然界缔结了深度的联接,把自己的生活、生命乃至心灵,放置于天地、自然、万物之中。自然基因在古代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人们在自然中劳动、耕种、繁衍生息,自然的物质属性使其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。而无数寄情山水、托物言志的文艺作品又使自然具有情感及精神属性。


▷春节的文化内核

依据中国传统历法,董梅老师把中国传统节日分为自然型节日和伦理型节日,其实,这两者又是相互融合的。比如春节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朔望体系节日,也同样具有自然基因。


在古典生活中,伦理型节日的核心诉求就是血缘,其中又可以分为时空两个维度,即祭祖与现世。团圆是通过团聚使现世血亲不断固化的血缘观念。可以说这种形式是空间维度的。祭祖则是对共同的血缘源头的致敬,从而达成血缘坚信,这是时间维度的形式。无论哪种方式,其实都是在强化血缘人伦观念,固化亲情纽带。


以团圆之形式,成人情之合欢。这一理想情境背后的文化逻辑是中国人从家到国的逻辑建构。以亲情作为维系的家庭秩序可以更进一步延伸到社会的公共良序,最终指向孔子所提倡的理想型人间秩序。而缔结良性秩序的内核是仁,仁者爱人再推己及人。


最后,只有将春节中的精神文化源头与当下生活方式连接起来,才能让传统节日在当代更好地焕发新态。同时,节日的精神内涵也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脆弱,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,真正渗透在每个人的心里。即使庆祝方式与体现形式会随着时代而改变,但其中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期盼的底层逻辑是不变的。


祝愿我们每一个人,都能把每个朴素的日子,过成良辰!


源自国家图书馆


灞桥区图书馆© 2015 未经允许,严禁擅自转载本站图文资料
总访问人数: 391891人次 今日访问人数: 44人次